京師律所(全國)稅委會成功協辦“《公司法》修訂背景下的財稅法協同”課題成果分享沙龍
- 瀏覽:296
8月9日下午,由杭州市律師協會稅務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承辦,京師律所(全國)稅法專業委員會協辦的“《公司法》修訂背景下的財稅法協同”課題成果分享沙龍在京師杭州分所正式舉辦。以新《公司法》實施一周年為契機,聚焦財稅法協同實踐中的重難點問題,通過課題成果展示與實務經驗分享的形式,展開了一場內容翔實、直面痛點的專業研討。


▲京師杭州律所執行主任楊吉
活動伊始,京師杭州律所執行主任楊吉進行開場致辭。他以“三個期待”為主線,表達了對本場活動的期望與祝愿并作為東道主向到場的嘉賓和參會人員表示了誠摯的歡迎。
01 特邀分享:洞見財稅法協同新趨勢
▲京師律所(全國)稅法專業委員會主任邱繼巖
京師律所(全國)稅法專業委員會主任邱繼巖以《稅收強監管時代驅動"稅務風控"法律服務剛需》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他依據新修訂的《公司法》要點,從“稅收強監管時代下的稅務風控法律服務需求”、“經濟活動的實質性:‘公司+稅務風控’法律服務新模式的內在邏輯”以及“‘公司+稅務風控’新模式的機遇:拓展案件來源增長的新途徑”三個維度,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02 課題成果分享:三大維度拆解合規要點

▲杭州市律協稅務專委副秘書長曹玉佳
杭州市律協稅務專委副秘書長曹玉佳律師聚焦《投資業務財稅合規?——〈公司法〉修訂后的投資規劃》,圍繞投資主體選擇,對比自然人、公司、合伙企業在合規要求、稅負及風險隔離上的差異;結合新《公司法》對非貨幣資產出資的規定,梳理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多稅種的稅務處理規則,包括分期繳稅、特殊性稅務處理等優惠政策;提示抽逃出資的民事、刑事及稅務風險,明確合規邊界。

▲杭州市律協稅務專委副主任熊岳
杭州市律協稅務專委副主任熊岳律師以《新〈公司法〉下公司運營涉稅要點及合規建議》為主題,聚焦公司運營中的典型涉稅場景,解析資本公積彌補虧損的新舊《公司法》差異及稅務影響;針對關聯交易,結合新《公司法》橫向法人人格否認、簡易注銷后股東連帶責任等新規,強調獨立交易原則與合規證據鏈管理的重要性,提出?“法務?-?財務?-?稅務” 跨部門協同的實操建議。

▲杭州市律協稅務專委委員唐琳玲
杭州市律協稅務專委委員唐琳玲律師則針對《新〈公司法〉下股東退出環節稅務風險考量》,從減資、股權轉讓、回購、估值調整協議等股東退出場景出發,剖析新《公司法》下的稅務風險點:細分不同類型減資的稅務處理規則,提示股權轉讓中定價公允性的核定風險,結合典型案例對比法人與自然人股東在對賭協議中的稅務待遇差異,為退出方案設計提供合規指引。
03 跨界與談:多方視角碰撞實戰智慧
在與談環節,京師律所(全國)稅法專業委員會主任邱繼巖律師、中瑞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杭州分所負責人王忠謙老師、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漢杰老師以及杭州市律協稅務專委委員朱春亞律師圍繞“財稅法協同落地”主題進行了深入的跨界交流。三方觀點交織碰撞,為參會者呈現了從?“理論合規” 到 “落地執行” 的全鏈條解決方案。

▲杭州市律師協會稅務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敏志
杭州市律師協會稅務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敏志律師為活動作總結發言。他肯定了本次沙龍的實踐價值——不僅實現了課題成果的首次系統性展示,而且通過“法律+財稅+企業”的跨領域對話,促進了財稅法協同從“理論”向“實踐”的轉變。他指出,自《公司法》修訂一周年以來,已激活幾百份已沉寂忽視的稅法文件,促成三會(四師)稅法從業合作共振,催生財稅法治制度供給迫切需求。未來,將持續聯合各方力量,推動財稅法協同領域的持續性交流。
此次沙龍分享既是課題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也為法律與財稅實務界、京師全體系專業協同搭建了對話平臺。未來,京師律所(全國)稅委會將持續發揮專業優勢,整合多方智慧資源,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稅務合規服務,推動新《公司法》背景下財稅法實務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